“浙大学报”:建议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!
专注分享学习,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
本文转自:浙大学报英文版、必记本微信公众号
内容来源:科学网博客,作者刘忆宁。仅转载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
45岁、42岁、51岁,这些学者在这样年富力强的时候去世,对家庭对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。
近年来正值壮年的科研人员突然的逝去,总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一些波澜,但是过后好像又什么都没有改变。
科研人员面对的压力,与社会公众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想象相去甚远,很多人认为,大学老师课少、经费多,到处逛来逛去的,哪来的压力。
对于普通的科研人员来说,每天不是论文就是项目,还要应对各种考评、表格、报账事务,不胜其烦,但又无力跳出,或者说不愿意跳出,毕竟受了这么长时间的教育和科研训练,还总是想着能坚持做点事。
因此,很多人一方面抱怨,一方面咬着牙坚持。从学校的基金申报群就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焦虑感。
科研人员的压力和焦虑感,可能是只从事教学或管理的人员体会不到的。
从idea的提出、反复讨论分析、方案实现、论文写作、投稿、与审稿人和编辑斗智斗勇,这个过程短则几个月、长则数年,一个环节走不下去就会导致前功尽弃。
有些实验性学科,更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实验室,导师花巨资买的设备和耗材,是要以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来交差的,学生们的申博资格等也是要靠高档次论文来支撑的。
不搞行不行,不行啊。
这么艰辛复杂繁琐的工作,换来的快乐值却是极低的。
有可能自己花了两年时间发了个三区的文章,可是其他人发了一篇一区的文章,你这两年的努力换来的快乐就要大打折扣。对杰出科学家更是如此,他们想要获得成就感,只能是Nature、Science或顶会,想要获得快乐难度更大。
有人说要多关注科研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,但是科研人员的疲劳与体力劳动者是不一样的,科研人员的压力主要是内心的,很多人是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琢磨问题的,人在不在实验室,都是在想着事的。因此,仅靠落实休息制度,是起不到实质作用的。
这种情况下,到底该如何帮助科研人员调整?
我觉得最简单的方法是,科研人员应该培养一点庸俗的爱好,单位领导也应该帮助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。
书法、音乐等等高雅的爱好确实有助于让人平静,但是却很难让人获得快乐感。
庸俗的爱好,说直观点,就是吃喝玩乐之类的,是能够直接带给人快乐感的,而且这种快乐感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点,要想办法帮这些太过辛劳的科研人员找到最合适的庸俗点,把他们从繁琐枯燥且极度艰辛的研究中拽出来。
培养一个科研人员,从上小学到博士毕业至少要花20多年,再花若干年能在业内崭露头脚,太不容易了。
切记,磨刀不误砍柴功。
最后,“必记本”补充几个这类“庸俗”的爱好吧:打红五或掼蛋、交几个损友、拎个音箱上天桥唱歌、混进大妈队伍跳广场舞(“必记本”坚持了10多分钟就跳不动了),或是写写网络小说,写到一半你收到编辑返修意见的话,可以任性地挂个停更通知...
最后弱弱地问一句:爱发朋友圈算不算?
转载编辑:应用语言学研习
版权声明
文章来源:刘忆宁科学网博客、浙大学报英文版,为传播而发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!
相关文献延伸阅读(研习人指引)
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,
感兴趣的老师、研友可按需选购
精选推荐
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,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!
都看到这里了,肯定是真爱啦
扫码关注↑↑↑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!
目前已有2.57万语言文学、区域国别学
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
欢迎加入我们,分享好东西,乐在其中!